徐苑苑,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副院长,辽宁省高等学校攀登学者、兴辽英才青年拔尖人才。从环境与健康研究工作和预防医学教学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项,省部级课题4项,省部级教改课题1项。在国际医学期刊发表论文40余篇,参编英文专著3部。曾获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美国毒理学会和国际毒理学大会青年研究奖多项。现任美国毒理学会金属分会秘书长,中国环境诱变剂学会致突变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卫生毒理学分会青年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公共卫生分会青年委员等。担任Toxicological Sciences、Toxicology and Applied Pharmacology 等国际期刊同行评议专家。负责课程的设计与预防医学部分内容讲授。
孙贵范, 中国医科大学慢性病研究中心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预防医学研究所所长,原公共卫生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职业与环境卫生带头人,全国百篇优秀博士论文指导教师,辽宁省砷中毒重点实验室主任,全国高等学校预防医学教材评审委员会副主委,中华医学会地方病学会前主委,中国营养保健食品协会精准营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长期从事环境与慢性病和地方病防控研究,先后获得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重点课题、国家科技攻关课题、省部专项基金及UNICEF、日本JICA等国际合作课题十余项。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200多篇。近年来带领团队开展慢病防控研究,以自然医学和精准营养学为指导,提出防控慢病十指标,并聚焦在国际上关注的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对慢病发生的影响及精准营养干预研究。负责课程设计和绪论部分讲授。
孔灵菲,医学博士,中国医科大学附属一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留学日本。曾任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委员,辽宁省变态反应学会副主任委员。现任中国咳嗽联盟委员,中国哮喘联盟网站副主编。从医执教30余年,一直在临床一线诊治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慢性咳嗽、间质性肺疾病、肺部感染、肺部肿瘤等呼吸系统疾病,掌握呼吸重症救治。2003年SARS期间作为辽宁省专家组成员参与救治工作,在防治一线与非典患者零距离接触,确保诊断准确。获得卫生部和全国妇联联合颁发的“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2009年甲型H1N1流感病毒流行期间,负责甲流患者筛查病房工作,有丰富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防治工作经验。
吴枫,博士,任职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教授、主任医师、硕士生导师。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曾于美国耶鲁大学留学。擅长抑郁、焦虑、失眠及精神分裂症的诊疗,以及青少年情绪问题、婚姻家庭问题和躯体问题的心理治疗。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省科技厅项目多项,发表论文10余篇,参编5本统编教材和精神病学专著。现任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青年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病学分会继续教育专委会委员、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心理咨询师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精神科分会创伤学组委员等。在本课程中讲授疫情中的心理学。
王舰:博士,中国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病原生物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辽宁省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主编及参编多部国家级教材。现任辽宁省免疫学会青委会副主委、辽宁省微生物免疫学会常委、辽宁省免疫学会理事。在本课程中讲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病原生物学。
李雪莲,博士,中国医科大学流行病学教研室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辽宁省级精品课程《流行病学》教学骨干,辽宁省级精品视频公开课《流行病学》主讲教师,“十三五”规划教材《国际卫生项目管理》编委,辽宁省预防医学会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委员会秘书,辽宁省预防医学会生殖与健康委员会委员,辽宁省细胞生物学会呼吸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曾获辽宁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研究生类)二等奖,辽宁省普通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成果奖三等奖,全国高校(医学类)微课教学比赛三等奖。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博士科研启动基金等项目,并作为课题骨干参与国家慢病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的科研和管理工作,取得的科研成果曾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一等奖、辽宁省科技进步三等奖等科学技术奖励各1项。在本课程中讲授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流行病学。